1—7月份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8日 10:58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工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快速增长,企业效益稳定增长。
一、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1-7月,我市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工业总产值1673.4亿元,同比增长25.34%;完成工业增加值435.91亿元,增长20.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在全省十一个省辖市中列第五位;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627.11亿元,增长24.44%,全市生产和销售继续保持20%以上的速度同步快速增长。
1、轻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重工业
1—7月,全市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03.43亿元,同比增长21.9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32.47亿元,同比增长19.30%,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2.60个百分点。
2、各经济类型企业均保持平稳增长
在全市6种经济类型中,各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速与上月相比均保持平稳增长,上下波动不大,5种经济类型增速波动在2个百分点之内,只有股份合作制企业波动3.2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附表)
6、7月增加值完成情况对比表 单位:亿元
3、多数行业的生产呈增长态势
在全市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除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是负增长外,其它34个行业均呈增长态势。到7月份,有8个行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以上,而且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有2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8个行业共完成增加值275.31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了63.16%.(具体情况见附表)
增加值20亿元以上行业情况表 单位:亿元
4、近七成产品保持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明显增长
1—7月份全市统计的20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比去年同期增长的有146种,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69.9%,产量增幅超过20%的有73种,占34.3%。能源类产品中,洗煤产量增长55.09%;发电量增长14.13%;煤气增长3.02%。冶金建材产品中,生铁增长5.12%;粗钢增长12.58%;钢材增长31.87%;铝材增长17.56%;水泥增长4.925%。纺织皮革类产品中,纱增长11.82%;布增长16.09%;轻革增长27.93%。轻工产品中,人造板增长29.11%;家具增长22.22%;机制纸及纸板增长16.92%;卷烟增长11.85;软饮料增长13.78%。
5、出口交货值、新产品产值同比有所提高、工业产销衔接良好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80.14亿元,同比增长12.88 %;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55.48亿元,同比增长6.29 %。全市工业产销率为97.23%,与上月相比降低了0.14个百分点。
二、企业效益稳定增长
1—7月份,我市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6%;利润1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49%;利税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25%。
1、重工业利润增幅高于轻工业。重工业实现利润57.96亿元,同比增长123.34%;轻工业实现利润51.04亿元,同比增长31.75%。
2、有34个行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有21个行业的利润增幅超过30%。利润额处于前十位的行业共实现利润78.51亿元,占全市的38.78%,对全市工业利润的贡献率为49.51%,有力地支撑了全市工业利润增长。(具体情况见附表)
利 润 前 十 位 的 行 业情 况 表 单位:亿元
3、利税大户企业的贡献显著。全市盈利额超过1000万元的191家大户企业共实现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41.18%,占全市利润总额的比重达63.47%,对全市工业利润的贡献率为45.5%,拉动全市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1.2个百分点。这191家企业共实现利税108.17亿元,同比增长34.86%,占全市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比重达62.5%,对全市工业利税的贡献率为49.69%,拉动全市工业利税增长23.97个百分点。全市利税超亿元的企业达到了21家,利税超2亿元企业11家。其中河北白沙烟草有限公司实现利税11.35亿元、河北敬业集团利税5.02亿元、石家庄钢铁有限公司利税4.94亿元、石家庄供电公司利税4.41亿元、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税4.20亿元、河北西柏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利税3.89亿元、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利税3.46亿元、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利税3.36亿元、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利税2.32亿元、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利税2.12亿元、辛集市澳森钢铁公司利税2.03亿元。
4、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大幅减少。全市亏损工业企业为158家,同比减少35家,亏损面为7.57%,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95亿元,同比减亏67.32%。其中,亏损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上月增加了一家,达到了9家,石炼化在原油供应紧张和产销价格倒挂的不利因素影响下,本月亏损1亿多,由上月的盈利企业变为亏损企业,值得关注。这9家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3.88亿元,占到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额的65.21%。
5、县域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1—7月,17个县(市)共完成增加值293.65亿元,占全市的67.36%。有13个县(市)增速超过了25%。17个县(市)共实现利税109.57亿元,占全市的63.33%,增长41.1%;实现利润80.26亿元,占全市的73.63%,增长41.6%。有11个县(市)利税增速在40%以上。
6、全市50强企业生产稳定增长
1—7月份50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8.81亿元,同比增长17%;主营业务收入608.91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税70.44亿元,同比增长56.01%;实现利润37.46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总产值、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7.58%、40.72%和34.37%。50强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增加的有42家,增速在30%以上的企业有19家,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13家。利税增长的有41家,利税增长超过全市水平的有21家,利税超1亿元的有20家。在医药制造业产品价格大幅提升的带动下,50强企业中6家制药企业除四药外,利润均增长,其中石药利润增长138.79%,华药增长124.58%。
三、问题及建议
1—7月,虽然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但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从与周边省会城市对比来看,我市工业生产增速也相对较低。1-7月,我市工业生产增速除高于济南市1.1个百分点外,分别低于沈阳市、太原市和郑州市11.3、7. 7和3.5个百分点。(沈阳市增加值681.26亿元,增长31.8%;太原市272.94亿元,增长28.2%;郑州市495.8亿元,增长24%;济南市525.5亿元,增长19.4%)二是产销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产销率比全省低0.6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0.71个百分点,在全省十一市中倒数第二名。产成品库存增长11.06%,比去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产销率降低,产成品库存增加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三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在缩小。虽然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位次与去年持平,但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为17.6%,与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第一位的唐山市相比,差距由去年同期的 7.6个百分点拉大到8.3个百分点。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全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应引起关注。四是工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全市工业结构多处于产业链下游和末端,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尚未突破原料工业的瓶颈制约,对资源消耗高、环境影响大的原料工业依赖程度依然较大。
因此,我们要加大产品促销力度,树名牌,扩大销售。我市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产品丰富多样,具有一些产业优势。但是在销售特别是促销方面,手段要多样化,促销力度需要加大。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生产出更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把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作为全市工业的一项十分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来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