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彰显实力 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1日 15:35

——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简析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国务院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办法,不断加强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进入一个空前良好的发展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较同期GDP的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缴税金为87.4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6%;拥有从业人员177.1万人,同比增长4.7%,占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3.1%。
2007年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仍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2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较同期GDP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缴税金为25.5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多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引导扶持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表现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实力规模迅速增强,上缴税金逐年增加,外向型企业长足发展,经营领域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大幅增长等显著特征,为全市的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消除短缺经济、增加社会投资、增加出口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继续显现上面良好特征外,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民营经济的强弱成为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民营经济绝对量大,则县域经济实力强。据统计,2006年,石家庄市县(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位于前列的是:藁城市为132亿元,辛集市为105.5亿元,鹿泉市为91.9亿元;2007年一季度,藁城市为36.1亿元,辛集市为23.1亿元,鹿泉市为20.5亿元,而这三个县市2006全年的财政收入也位于各县市前列,分别为:藁城市8亿元,鹿泉市7.5亿元,辛集市6.6亿元。可见,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是发展民营经济。只有大力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和繁荣县域经济乃至全市经济的发展大局。
二、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民营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其上缴税金迅速增加,在财政收入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实缴税金一直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上升,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全市民营经济实缴税金2005年为70.6亿元, 2006年为87.4亿元,同比分别上增27%、23.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42.6%和46.0 %;2007年一季度, 全市民营经济实缴税金为25.5亿元,继续上增16.7%。全市有8 个县的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有22个县市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有18个县市的民营经济已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经济格局,充分显示了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强势推进。
三、个体工商户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对外贸易,成为我市民营经济的一大亮点。2006年,个体工商户大步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外贸活动,全市形成了多种经济类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局面。据统计,2002年先是私营企业先声夺人,在对外贸易中异军突起,出口额为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4.6%,增幅高居各成分之首。2003年私营出口额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7%;2004年为7.5亿美元,同比增长88.3%,此时全市没有个体工商户从事对外贸易;2005年私营出口额为14.4亿美元,同比增长92.1%,个体工商户开始涉足进出口贸易。2006年,私营企业出口额为13.7亿美元,同比下降5 %;而个体工商户阔步登上进出口贸易的舞台,全年出口额为101.2万美元,同比增长92.8%。2007年,个体工商户出口又续辉煌, 一季度累计进出口总值为68.7万美元,其中出口68.7万美元,同比增长328%,增幅高居榜首,远高于全市9.9%的平均水平,成为全市进出口贸易中的最亮色。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相继进军国际市场,充分展示着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个私经济,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以及积极融入经济一体化的强烈诉求。
四、市内六区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处于全市后位。据2006年统计,市内六区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位居全市后6位,均未达到50%。在市内六区中,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只有长安区,为46.5%,其余五区均在平均线之下。市区六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五、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力和效益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在民营经济中实力突出,表现出发展快、效益好、实力强的显著特点。2007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个数为1161家,同比增长17.7%,扩张速度居于各类企业之首;利润总额为22.3亿元,同比上增46.2%,大大高于其它统计类别的上增幅度,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达2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还拥有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实力的企业:石家庄三鹿集团、河北敬业集团分别进入2006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500强(分列33位、133位);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以岭医药集团入围2006年首届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2007年一季度,河北敬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36亿元,在全市工业中位居榜首,同比增长53.7%;实现利税2.6亿元,同比增长87.3%;石家庄三鹿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22.4亿元,在全市工业中位居第三,同比增长6.8%,实现利税1.6亿元。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凸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在拉动全市工业快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观石家庄市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其走势、方向和前景是令人欢欣和鼓舞的。在欣喜之余,纵观全国民营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我们还应清醒地意识到,石家庄的民营经济仍显弱小和稚嫩。扬长避短,不断壮大我市的民营经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1、还须下大力气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据悉,很多投资人包括外商不愿到北方办企业,不喜欢北方的软环境。我市也曾发生过“夜查气跑台商”的事件。要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市还要下大气力彻底整治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从准入门槛、审批手续、办事效率、市民理念、执法部门的服务态度直至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彻底地治理和改善,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形成民营企业家放心创业和大胆发展的良好氛围。
2、制定更加有效的扶持政策,促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我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据工商局资料显示,我市的民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发展科技型民营企业、大力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已是时不我待!
3、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争创更多的知名品牌,加大民营企业上档次、上水平的力度,争取我市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全国百强、五百强行列。
4、促进我市民营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引凤筑巢,共同进步;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的平台上追求价值,实现超越。
民营经济是一种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的经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调动一切力量,放手大干,让我市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泉源充分涌流,让石家庄成为民营经济成长最适宜的沃土,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我市富民强市和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领跑的目标。
 
 
撰 稿:钱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