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营经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1日 09:03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民营经济发展简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今年,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我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发展生产力、繁荣市场、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力量。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占全市经济的比重稳步攀升,对全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13.6亿元,占GDP的比重55.01%,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7.5%,比同期GDP增长快4.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完成的增加值分别为47.2亿元、442.8亿元和323.6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8%、54.4%和39.8%。第二产业仍是民营经济着力发展方向,所占比重最大,但第三产业发展在加速。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4.3 个百分点;第一、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和3.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
二、规模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在民营经济中占居较大优势
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总数为39.5万户(不含混合经济类型),同比增长3.5%;全市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176.3万人,同比增长3.5%;实现营业收入3072.5亿元,同比增长25.8%。个体私营经济仍是全市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个体私营经济达到39.25万户,同比增长3.6%,吸纳从业人员173万人,同比增长3.6%;实现营业收入2089亿元,同比增长25.8%。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24.26亿元,占民营经济总量的比重为76.7%。个体私营经济对全市民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8%,拉动民营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体私营及民间投资的推动。
三、民营工业发展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尤为突出
今年1—9月份,全市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412.3亿元,增长18.8%,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986家(不包含混合型经济类型),比同期增加104家,增长11.8%;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69.5亿元,同比增长22.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4.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59.3%。民营企业集团发展势头良好,全球最大乳品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入股石家庄三鹿集团,企业势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在2006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企业名单上石家庄三鹿集团、河北敬业企业集团分别列第33位和133位。河北敬业企业集团和石家庄三鹿集团还入围2006年度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集团,在全国分别居282位和339位。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以岭医药集团入围2006年首届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民营税收增长加快,私营企业税收增长最快
民营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为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今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实现税收61.23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3.1%,高于去年同期1.8 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中私营企业税收收入增长最快,混合经济中的民营部分成为纳税的重要来源。1-9月私营企业实现税收13.7亿元,同比增长26%,比民营税收增长快6个百分点;混合经济中的民营部分实现税收28.4亿元,增长18.4%,占民营税收的比重达到46.3%;个体经济实现税收11.03亿元,增长20.1%;港澳台和外商独资企业实现税收8.1亿元,增长19.1%。随着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产权多元化,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扩大就业是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增劳动者、国有企业分流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民营经济中寻得就业机会。近几年,民营经济依靠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吸收了大量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有效地缓解了下岗多、就业难的社会矛盾。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拥有从业人员176.3万人(不含混合型企业),同比增长3.5%。民营经济已成为扩大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六、民营企业领跑全市企业出口
据统计,1-9月在全市外贸出口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出口创汇1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快13.97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53.2%,比上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出口10.2亿美元,增长7.78%。
问题及建议
民营经济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对缓解就业压力,对保持国家财税的稳定增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民营经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民营经济还存在不少差距。一是行业结构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多数民营企业和个体户集中在传统的商贸流通领域、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的企业较少。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市场竞争力差。三是知名度较高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较少,缺乏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市场准入原则,降低门槛,在市场准入方面切实做到公平、平等。支持民间资本在经营性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和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等社会性领域的投入,使民营经济行业结构分布更趋合理。二是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信贷。为民营企业扩大规模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扩大民营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名牌战略,立品牌,创名牌,走品牌发展之路。四是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度,做大做强民营企业。通过政策倾斜,科技扶持,资金扶持,人才扶持,把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植一批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带动全市民营经济更快、更健康发展。
 
撰 稿:李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