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消费结构稳步优化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3日 16:08
“十二五”以来,全市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调结构、促转变、保增长、惠民生,全市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市场主体多元化,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一、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十二五”时期,全市贸易企业单位数量稳定增长,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单位数量来看,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法人企业538个,比2010年增加130个。从消费市场的规模来看,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3亿元,比2010年增加1283.1亿元,年均增长13.8%。
二、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城镇市场优势明显
“十二五”时期,全市城乡市场稳定繁荣。2015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74.8亿元,占全部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4.5%,比2010年提高7.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5.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18.2亿元,占全部零售总额比重为15.5%,年均增长5.7%。“十二五”时期,城镇市场零售额年均增速比乡村高10.1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所占比重日益提高,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三、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升级步伐加快
“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特点,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居民消费由生存型逐渐向享受型方向转变,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显,推动了商品升级换代。
一是随着市场物品供应的丰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食品类型的多样化,居民更加注重饮食结构的科学与健康。2011-2015年水产品类、蔬菜类、干鲜果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长22.3%、24.3%和22.8%,占全部限上食品类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从2011年的0.33%、0.35%和0.45%提高到2015年的0.39%、0.46%和0.56%。
二是汽车成为消费热点,已从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带动相关商品迅猛增长,成为消费市场新的支撑点。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43.0亿元,比2010年增长170.2亿元,年均增长22.0%,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24.8%提高到29.5%。与汽车配套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9.8亿元,年均增长12.7%。
三是作为消费结构升级的另一代表,高端家用电器、新型电子通讯设备等商品热销。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实现零售额59.6亿元,年均增长6.6%;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3亿元,年均增长7.3%。
四、商品交易市场持续发展,市场繁荣活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市商品市场的建设发展迅速,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年成交额逾亿元的大市场达53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370.8亿元,比2010年成交额多190.8亿元,年均增长3.0%。年成交额逾百亿元的交易市场有:石家庄市新华集贸市场年成交额494亿元,南三条市场年成交额376亿元。
五、零售业态多样化,新型商业模式引领消费
“十二五”时期,市场格局日新月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兴零售业态日益多样化,城市综合体等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2015年末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单位167个,从业人员3.8万人。有店铺零售业态中专卖店数量最多为78个,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的比重为46.7%;其次是专业店56个、百货店15个、超市8个、大型超市5个、便利店2个、家居建材商店1个、厂家直销中心2个。
以商业、娱乐、商务、高端居住等设施于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多样化与消费享受化满足了广大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商业综合体在商业形态上更开放,各业态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探索出消费市场稳定发展的新模式。2015年末全市有7家城市综合体纳入统计,全部可出租(使用)面积为45万平方米,车位数7470个,全年总客流量达4465.3万人次,其中自营、联营部分共有商户数30个,商户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029人,商户销售额6.0亿元;租赁部分共有商户数916个,商户从业期末人数7437人,商户销售额30.3亿元。
六、连锁经营快速发展,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十二五”时期连锁经营作为现代商业经营成功的最佳模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2015年全市批发零售业连锁总部16家,连锁门店1109家,比2010年增加149家。年末零售营业面积143.
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销售异军突起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日臻成熟,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贸模式,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9.7亿元,比上年增长38.0%。
|
|